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0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布局正式拉开序幕。不同于过去“985”和“211”工程那样贴上标签就安安稳稳过日子了,“双一流”制度从顶层设计开始就确定了“动态监测,动态管理”的方针,所以“一流”和“二流”的差距可能就在一纸考核上面。时至今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已经建设近两年,各大高校也将迎来严酷的中期考核。拿钱的时候有多欢乐,考核的时候就有多紧张。在正式考核出来之前,我们不妨通过几个数据来看看465个一流学科哪些暂时可以高枕无忧,哪些又需要居安思危呢?
在一流学科名单公布之初,有学者分析得出结论这465个学科除个别自定学科之外,其他大部分学科基本都可以在“第三轮学科评估”、“ESI千分之一”、“QS全球TOP50”或者“国家三大奖”中找到他们入选的理由。本文依旧采用这四个指标来做简要分析,数据将相应更新为“第四轮学科评估”、“2019年3月份ESI”、“2019年QS全球学科排名”及新周期(2015-2018)的国家三大奖数据。其中三大奖为补充数据,即若一个学科不满足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B-以上、不是ESI千分之一学科、也不是QS全球前50学科,则回溯它是否具备国家三大奖的客观指标。
经统计,465个一流学科共涉及109个一级学科类别,其中有97个学科类别是参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国家一级学科(含部分ESI和QS学科),有10个学科是QS学科排名中的学科分类,有1个学科为ESI中的学科分类,另有1个学科(公安学)并未出现在几大学科分类体系下。接下来,我们需要给这465个一流学科“合格评估”制定一个非官方标准:
顶尖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为A+/ESI千分之一学科/QS全球TOP50学科
优质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为A-及以上
合格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为B-及以上/15-18年有国家三大奖学科
风险学科:不满足以上任何一个标准
通过以上标准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顶尖学科数共有266个,占比达为57.3%;
优质学科数共有115个,占比达为24.7%;
合格学科数共有75个,占比为16.1%
风险学科数共有9个,占比为1.9%
具体来看,9个风险学科中有7个自定学科,2个非自定学科。7个自定学科中有5个是中西部偏远省区高校,2个是领域内的专业性高校(外交学院和公安大学),这7个学科应该主要依赖于政策性照顾才得以入选。另外,2个非自定学科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和宁波大学力学。语言学并不在学科评估的国家一级学科序列中,而是10个QS学科之一。入选一流学科的语言学共有两所高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语言学一直处于QS全球前50,而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在最新一期QS学科排名中已跌出全球前50,同时也不具备国家三大奖,故失去了本文理论上的数据支撑。而宁波大学力学入选双一流的数据支撑是2012年王礼立教授领衔,以宁波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但是在新的周期内(2015-2018)宁波大学力学尚未斩获任何一个国家三大奖,故也失去了理论上的数据支撑。具体情况详见下表1:
表1:双一流学科中评预估9个风险学科列表
有“风险”学科相应就有“潜力”学科。那哪些高校具有冲击双一流学科的潜力呢?本文依旧定义一个潜力学科的非官方标准以供参考。既然是要建一流学科,那么该学科一定具有科客观上可以判定为一流的标准。因此,满足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应至少具备如下其中一个条件: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尚未进入一流学科名单
进入最新一期ESI千分之一,尚未进入一流学科名单
进入QS学科评估全球TOP50,尚未进入一流学科名单
首先所有潜力学科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该学科属于109个双一流学科分类序列。在满足前提条件下,参考上文设置的标准,数据显示共有37所高校的58个学科具备冲击双一流学科的客观条件。具体来看,清华大学有6个潜力学科;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5个潜力学科;浙江大学有4个潜力学科;复旦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有3个潜力学科;南京医科大学有2个潜力学科;其余30所高校各有1个潜力学科。其中,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同时满足A+学科和ESI千分之一两个客观指标;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同时满足QS TOP50和ESI千分之一两个客观指标。具体情况详见下表2:
表2:冲击双一流学科的潜力学科名单列表
以上即依据四大客观指标引出的有关双一流风险学科和潜力学科的基本概况。其中补充数据国家三大奖由于没有严格的学科划分,笔者依据获奖题目以宽口径粗略归类,由于不具备学科背景有可能出现归类不合理的情况,这里将对应情况列出,望大家批评指正。这里强调一点,若归类的国家三大奖有偏差则对应该校的相应学科即不满足文中设置的合格标准,根据指标有可能划分到风险学科类别。具体对应情况详见下表3:
表3:部分高校双一流学科与国家三大奖对应关系
数据为人工采集,如有遗漏敬请指正。
附件: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预评情况汇总
文章来源:里瑟琦智库
文章作者:汪洋,里瑟琦智库研究员;樊晓杰,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