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攻坚系列报道二: 关于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四点思考

作者:  来源: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  发布时间:2018-11-14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高峰学科建设和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的一年。日前,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攻坚方案》,明确了下一阶段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总体方案和核心指标攻坚专项方案。为促进攻坚方案的实施,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特邀各院系、各部门负责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笔谈。

  

关于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四点思考

郭 可

作为最早设立的非语言类学科,新闻传播学科是我校学科融合和特色创新的结晶。而今新闻传播学科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单位,彰显出与外国语言文学同一门类的学科“血缘”,符合新时代国家传播战略总体发展趋势。这样的 “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不仅在全校层面可推动跨学科发展,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高端人才,更能促使新闻传播学发扬融合创新实践探索的优良传统,把学科发展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对此,我有以下四点思考:

一、“双一流”学科特色和学科实力要同步推进

首先要平衡好学科特色和学科整体实力的关系。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最大特色是其外语优势,形成了特色型学科品牌,但学科特色必须与学科整体实力同步推进。为此,学院推出双一流融合发展战略,确立以成果为导向深化国际化内涵探索预算和绩效体系三大举措。

近年来,在创建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推出本科大类培养计划英语分级教学体系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也突出以成果为导向,包括编写英语新闻传播教材和特色教案,聚焦出版国际新闻传播标志性成果,包括国际新闻系列专著和博士丛书。以此为契机,筹备参加欧盟新闻传播学科评估,希望通过国际评估凝聚学科内部动力,提升学科层次,为学科真正走向国际化提供实质性支撑。

以成果为导向的举措还深化了国际化内涵,不仅丰富了师生海外交流和新闻传播海外实践内容,更以合作研究投石问路,完善了国际合作谈判流程,提升国际合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学院还着手组建全球媒体研究领导者国际专家平台,希望能出版连续外语出版物,为今后申请国际组织机构打下基础。

在全校预算制框架下,以成果为导向的举措更有利于落实学院的预算和绩效体系,这与学院双一流建设目标不谋而合。

二、资政服务和“双一流”学科发展要有机统一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实践性和政治性较强的学科,以国际舆情资政服务有效对接新时代的国家战略,获得中央高层的褒奖。为深化双一流建设,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资政研究与学科发展有机互动的良性模式。在目前国际舆情中心基础上,努力创建上海市国际舆情智库机构,结合目前应用性研究,聚焦中国社会当下真问题,开展中国特色的学理研究,为探索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打下基础。在与中国日报社部校共建的框架下,进一步办好一带一路国家媒体记者培训项目,共同打造国际传播品牌。在与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的框架下,发挥好我校国际新闻传播特色学科优势,全方位参与上海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利用好上海市国际媒体,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国际新闻传播的实战实训平台,开启学生双创的新格局。

三、外语优势与人工智能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双翼

在过去35年中,新闻传播学依靠外语优势做出了特色和品牌。而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学会借助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建设插上新的发展翅膀,因为新闻传播学说到底就是关于信息的学科。

在过去4年中,学院依托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语种国际舆情案例库建设研究》,探索了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科建设路径,利用两个国家级实验室,为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成立了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数据中心;通过建立国际新闻传播的教学案例库和研究案例库,探索人机互动在本硕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效用,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和科研流程。如果这样的多语种语料数据中心建设能做到全校一盘棋,不仅可让新闻传播学科进一步发展,也可以通过可积累和可回溯的案例库建设,促进我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融合发展,尤其是与新闻传播学同属一个门类的外国语言文学和中文学科。

四、可持续人才机制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基石

新闻传播学科的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有高起点,更需要制订合理的学科队伍建设规划。学院通过四年综合改革,形成了学科共识,既要让现有团队拥有获得感,同时还需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招聘来自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一线专家和90后的海归博士,不断充实学科团队,为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双一流学科建设这场春风一定会让新闻传播学科在全球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新时代获得新生,更上一层楼。

  

   (作者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下“全球传播”二级博士点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兼职包括世界新闻教育大会(WJEC)中国协调人、2018-2022年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目前担任国家级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多语种涉华国际舆情案例数据库建设研究》的首席专家。)


浏览次数:223